新闻详情

不同Ir/CoOOH界面催化OER(贵金属有时也不是主角)
不同Ir/CoOOH界面催化OER(贵金属有时也不是主角)

OER是水分解产氢的重要化学过程。二维、一维结构界面往往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,界面对催化剂性能的调控已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因此,本文研究不同Ir/CoOOH界面催化OER的性能。

作者首先通过DFT计算研究了Ir替代表面Co(替位模型)和Ir(OH)6吸附在表面O空位处(吸附模型)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能。态密度结果表明替位模型导致较强的Co-Ir作用,吸附模型的作用较弱。三种模型的OER绝速步均为O--OOH,且Co位点的势垒要低于Ir位点。吸附模型的势垒为1.65 eV,低于替位模型的1.85 eV和不掺杂的2.09 eV。界面的协同效应导致了不同的吸附作用。

作者通过湿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Ir替位和吸附结构。XANES和EXAFS结果表明Ir在替位结构中转移电子给Co,导致价态较高,Ir在吸附结构中与Co的电荷转移不明显,与DFT计算结果一致。

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吸附结构的OER过电位仅为210 mV,Tafel斜率仅为22 mV/dec,低于替位结构,且结构和性能24小时保持稳定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21/jacs.2c00533

相关阅读